
廣州亞運會溫暖落幕,河南選手在賽場上的精彩表現(xiàn)讓我們過目難忘。而賽場外,也有很多河南志愿者,在不同的崗位上共同鑄就亞運的精彩。
河南開封籍志愿者樊昕冉(左圖),就讀于中山大學翻譯學院。她在亞運會期間擔任馬爾代夫代表團的隨團助理。白天,她為代表團官員和運動員提供語言、聯(lián)絡方面的服務,晚上她還要多次轉乘地鐵,趕回學校攻讀第二學位的課程。一天晚上,她在趕回學校時,不小心扭傷了腳踝。第二天,父母連背帶抬把她送去醫(yī)院,醫(yī)生說要至少臥床休息一周。但是只休息了一天,她就不顧家人的反對,一瘸一拐地下了樓,又坐著地鐵趕回運動員村。從此,在馬爾代夫運動員身邊,人們經常能看到這個走路都不太利索的志愿者在來回奔忙。
在亞運會的擊劍賽場,有10名來自河南的志愿者,負責各項安檢服務,他們不辭勞苦的工作作風和忘我的精神得到觀眾和有關領導的一致好評。
除此以外,廣州亞運會的各個賽場,還活躍著16支亞運拉拉隊。其中,鄭州十四中拉拉隊是唯一一支中學生拉拉隊,全隊21人,最小的隊員才13歲,就是這支拉拉隊,在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等項目比賽間隙,為觀眾們獻上了精彩演出,還經常應觀眾的要求返場加演。
而在頒獎儀式上,也處處活躍著“河南天使”的身影:亞運“首金”,由河南姑娘李巧娜托送;劉翔的110米欄金牌,由河南姑娘陳霖欣端上;還有羽毛球、籃球等熱點項目的頒獎儀式上,也都有河南頒獎禮儀志愿者的身影。在380名被稱為“亞運天使”的頒獎禮儀志愿者中,“河南天使”總被委以重任,與她們出色的表現(xiàn)密不可分。這些“河南天使”都來自中原工學院,共有11人。